新修訂的《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條例》獲省人大常委會批準通過 更好地挖掘恐龍地質遺跡 科學研究及旅游觀賞價值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鄒菡萏 近日,新修訂的《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條例》(下稱《條例》)在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獲批準通過。
據悉,《條例》是河源市首部實體法,自2017年3月6日施行以來,有力地推進恐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為我市打造獨有的“三位一體”恐龍文化品牌提供堅實的法治基礎,取得良好的法治與社會效果,在河源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隨著近年來情況變化和受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人類活動的影響,我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面臨新問題,為適應當前需求,有必要對《條例》作出修改完善。
在市人大常委會的主導下,《條例》修改工作列入市人大常委會2023年、2024年立法工作計劃,由市自然資源局負責牽頭起草。在修法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始終踐行好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書面函件、網絡、新聞媒體、調研座談等形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組織基層立法聯系點收集基層群眾意見建議,打通立法與民意“最后一公里”;召開《條例(修訂草案)》全市政黨協商座談會,聽取各民主黨派、市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等意見建議,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切實做到集民智、匯民意、聚民心。
修訂后的《條例》設五章,共三十七條,在依據有關上位法變化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吸收近年來我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實踐經驗,進一步細化有關職能部門職責,形成分工更加明確的恐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責任體系;細化相關工作具體措施,增加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益訴訟內容,構建更加完善的恐龍地質遺跡保護管理機制;新增合理利用內容,明確恐龍地質遺跡在科教文活動中的利用措施及鼓勵市場主體依法有序參與恐龍地質遺跡科學研究、科學普及、文化交流等活動,更好地挖掘恐龍地質遺跡科學研究及旅游觀賞價值,助推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上一篇:我市召開防汛防臺風工作視頻會議 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啟動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春來萬物生,植樹正當時。為深入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營造植綠愛綠護綠的良好社會氛圍,3月1日,市教育局主辦、河源晚報社承辦的綠美河源追夢少年——河源市青少年...